我和J 同学去年10月份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。当时J 是驾驶,我在副驾驶座位上。接下来自然把相关的司法过程走了一遍,到上个星期终于尘埃落定。我把经过大致的写出来,并非要分辨责任在哪方,而是希望看到的同学对整个过程有所了解,一旦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,心里有数。
场景1:车祸现场。当时晚上7:45左右,J 开车从停车场上道,开出不远被后车撞上。警察来了之后,问了J三个问题,然后要我们到车里等。其他时间都在和另一个司机交谈。最后,给J 开了一个罚单。
场景2:取报告。两三天之后,可以到制定的地点取事故报告。我们发现对方对于事故经过的描述与我们所知不符,大家都比较气愤。后来有人告诉我们,在一开始出事故的时候,就可以要求警察告知对方的陈述,或者要求陈述事故经过的时候三方都在场。这是一个教训。
场景3:Informal Hearing。 拿到罚单之后,如果认为处罚不合理,可以要求Informal Hearing或Formal Hearing。因为Informal Hearing之后,还可以要求Formal hearing,所以一般都是从Informal Hearing开始的。J 预约了Informal Hearing的时间之后,我作为证人,也写了一份我的陈述。Informal hearing的时候,J 和警官到场。法官听取了双方的陈述之后,决定无法下结论,主动要求了一个Formal Hearing。这里要强调两件事,首先,J 打官司的对手是警察,而不是对方司机。对方司机如果出庭,也是作为证人的。这是容易被误解的一点。其次,通常情况下,Informal Hearing的法官会作出一个裁决,如果不服可以要求Formal Hearing。 J 这次有些特殊,是法官觉得裁决不了,主动要求安排一个Formal Hearing。
场景4:Pretrail。 Formal Hearing之前有一个Pretrail,这也是一次讨价还价的机会。Pretrail 时面对的不是法官,我到现在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,但是她有权利减轻处罚。Pretrail时我们遇到的人态度极差,丝毫不听我们的陈述,而且一点儿不肯让步。给J 的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全部接受处罚,要么Formal Hearing。 她还不断的催促J 快点作决定,说她很忙。不过有一点要称赞美国人,即使在这种条件下,她仍然像J 强调,要求一个Formal Hearing是J 的权利。J 开始已经任罚了,后来又改主意要Formal Hearing。最终还是给他办了Formal Hearing。 这里要说的是,J 可以要求我作为证人旁听他的Pretrail。对方并没有主动提出要我去,我当时问了一下,被告知J 可以决定。所以这次我是一直在场的。Informal Hearing的时候我在外边,并没有听到他们的谈话。
场景 5:Formal Hearing。 因为J 和我都有语言障碍,而且也不熟悉美国的法律和程序,所以我建议J 找个熟悉的人来帮忙。后来J 找了他的室友,一个华裔美国人,他五岁从台湾到美国,汉语英语都很流利,而且常常在类似的场合帮忙。当天,J 的室友穿了一身正装,而且入场之前特意换了一双黑色皮鞋。而J 和我都是便装。后来遇到那位警官,他也是一身正装,而没有像Informal Hearing时那样穿制服。看起来我们以后在这样的场合也要穿得正式一些。过了安检之后,先是遇到Pretrail的那个人,告诉我们前面一个官司还没开庭,我们还得等。然后警察来了,他提出一个offer。如果J 承担事故责任,交罚款,就不给他扣点数。(本来要扣两点的。)这样大家都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了。J 接受了。最终我们没有上庭。
大致的情况就是如此。以后要记得,事故陈述的时候可以要求三方在一起,免得警察偏听偏信。一旦被认定是责任方,还有三次机会可以 argue:Informal Hearing, Pretrail, 和Formal Hearing之前。实在不行就Formal Hearing,也不一定会输。
场景1:车祸现场。当时晚上7:45左右,J 开车从停车场上道,开出不远被后车撞上。警察来了之后,问了J三个问题,然后要我们到车里等。其他时间都在和另一个司机交谈。最后,给J 开了一个罚单。
场景2:取报告。两三天之后,可以到制定的地点取事故报告。我们发现对方对于事故经过的描述与我们所知不符,大家都比较气愤。后来有人告诉我们,在一开始出事故的时候,就可以要求警察告知对方的陈述,或者要求陈述事故经过的时候三方都在场。这是一个教训。
场景3:Informal Hearing。 拿到罚单之后,如果认为处罚不合理,可以要求Informal Hearing或Formal Hearing。因为Informal Hearing之后,还可以要求Formal hearing,所以一般都是从Informal Hearing开始的。J 预约了Informal Hearing的时间之后,我作为证人,也写了一份我的陈述。Informal hearing的时候,J 和警官到场。法官听取了双方的陈述之后,决定无法下结论,主动要求了一个Formal Hearing。这里要强调两件事,首先,J 打官司的对手是警察,而不是对方司机。对方司机如果出庭,也是作为证人的。这是容易被误解的一点。其次,通常情况下,Informal Hearing的法官会作出一个裁决,如果不服可以要求Formal Hearing。 J 这次有些特殊,是法官觉得裁决不了,主动要求安排一个Formal Hearing。
场景4:Pretrail。 Formal Hearing之前有一个Pretrail,这也是一次讨价还价的机会。Pretrail 时面对的不是法官,我到现在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,但是她有权利减轻处罚。Pretrail时我们遇到的人态度极差,丝毫不听我们的陈述,而且一点儿不肯让步。给J 的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全部接受处罚,要么Formal Hearing。 她还不断的催促J 快点作决定,说她很忙。不过有一点要称赞美国人,即使在这种条件下,她仍然像J 强调,要求一个Formal Hearing是J 的权利。J 开始已经任罚了,后来又改主意要Formal Hearing。最终还是给他办了Formal Hearing。 这里要说的是,J 可以要求我作为证人旁听他的Pretrail。对方并没有主动提出要我去,我当时问了一下,被告知J 可以决定。所以这次我是一直在场的。Informal Hearing的时候我在外边,并没有听到他们的谈话。
场景 5:Formal Hearing。 因为J 和我都有语言障碍,而且也不熟悉美国的法律和程序,所以我建议J 找个熟悉的人来帮忙。后来J 找了他的室友,一个华裔美国人,他五岁从台湾到美国,汉语英语都很流利,而且常常在类似的场合帮忙。当天,J 的室友穿了一身正装,而且入场之前特意换了一双黑色皮鞋。而J 和我都是便装。后来遇到那位警官,他也是一身正装,而没有像Informal Hearing时那样穿制服。看起来我们以后在这样的场合也要穿得正式一些。过了安检之后,先是遇到Pretrail的那个人,告诉我们前面一个官司还没开庭,我们还得等。然后警察来了,他提出一个offer。如果J 承担事故责任,交罚款,就不给他扣点数。(本来要扣两点的。)这样大家都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了。J 接受了。最终我们没有上庭。
大致的情况就是如此。以后要记得,事故陈述的时候可以要求三方在一起,免得警察偏听偏信。一旦被认定是责任方,还有三次机会可以 argue:Informal Hearing, Pretrail, 和Formal Hearing之前。实在不行就Formal Hearing,也不一定会输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