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fGBN__4HzEsWUi6ZMR9LbGd-7UNksS44iwR62v_PR8d9DJRZKHePJaSt7P95aJ05MxuBDbVa4h4p_Hh7pMawooTJ-KoPEwh2gvKFsW1Y7L7bRyRTlvsg3Mq9whjm_1HY9ka7RD0p5Q40/s400/note_redirect.jpg)
我本来是早睡的,今天有事没有睡成。用我们的土话说就是,“觉盹打过去了”。 现在一个人坐着发呆。
想起了很多事。两个行礼箱能装下的东西也很有限,踏上旅途的那一刻,很多东西都留在了身后。
我的CD们。正版的、盗版的,上百张的CD。以前随时拿出来听听,或者不听、只是摆弄一番。现在只有少数还在身边。倒是硬盘上的音乐,有相当一部分带过来了。可是最喜欢的都买了CD呀。最喜欢的不能在一起,最后和差一点儿的将就过日子。这就是生活啊。
还有我的书。当初画了千八百块大洋,一箱箱的寄回家里。到底都有哪些,自己都记不清了。只有在这张老照片里,还能看到冰山的一角。英语水平太差,在这里只能看看通俗小说。感觉自己突然变成文盲了。
刻刀应该还是老样子,石头也不会变,印泥已经干了不能用了吧。 合肥城隍庙有一家卖石头和宣纸本子的店,价格还不错。另外长江路新华书店二楼也有卖。那里的石头要不然很贵,要不然就是最差的那种,但是有价格适中的印泥。在长春则去古籍书店买。现在不知怎样了。不过现在有淘宝。
刻章是个消磨时间的好事。刻一枚下来,怎么也得四五个小时。夏天的晚上,一个人静静的刻。到最后背也有些僵了,手臂也酸了,出了一身的汗,冲个凉最好睡觉。刚才在网上看一个姑娘的blog,讲她学刻章,初学乍练,第一枚刻得很丑。我当初也是如此。说到执刀法。我情不自禁抄起一支笔来,心道,最基本的三招是冲刀法、切刀法和执笔式执刀法。然后蓦然发现自己也生疏了。
我想回家去,然后刻一枚闲章,叫做“书太多读不完兮”……
想起一首老歌,'98-'01年之间在合肥高校生活过的人才有机会听到的歌,“在那一次一次想家的晚上,我们开始成长。”
评论